:::
我們理解要改變 卻拿另一把尺來校準自己

簡菲莉校長:我們理解要改變 卻拿另一把尺來校準自己

2016-10-06 10:43 聯合新聞網 曹凱婷/報導

圖擷取自親子天下2016國際教育年會

圖擷取自親子天下2016國際教育年會

 

「任何課綱改革都有很多利益在競爭,人人都覺得自己的科目很重要,」負責英國威爾斯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的教授湯姆.柯里克(Tom Crick)說。改革推動的過程,有來自各界不同的聲音,教改如何給予學生優質的學習,爭取到家長、老師、學校和社會大眾的認同,始終是一大難題。

「全國家長協會組織了全國家長的想法,各縣市也舉辦討論會集結家長意見,我們也藉由網路訪問到六萬名學生的想法,加強家庭和學校的合作,效果比預期的更好。」負責芬蘭新課綱的前課綱主委哈梅琳說。在廣泛了解各界意見,全國有共識、彼此信任中,芬蘭打破科別與年級、以跨領域能力為核心的新課綱,在中小學順利實施,但他們的高中也和台灣同樣有考大學的壓力。

哈梅琳坦承,這個芬蘭教育體制中唯一的國家級考試滿難的,需要很多時間準備,「不管是一般高中或職校要進大學都不容易,我們的大學專科可以自己決定要採計哪些,對學生來說很花時間。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我們流失很多優秀人才,因為他們沒辦法進入大學,我覺得這個問題該改革。」

英國自2014年將電腦科學納入全國中小學課綱,從五歲起就要學程式,這樣的變革在小學教師普遍不具相關背景的情況下,更是挑戰巨大。「很多老師看到抽象的詞彙都嚇壞了,這跟比較實質的讀寫能力不同,但物理也很抽象,可是也能舉出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地板很滑與摩擦係數。」湯姆.柯里克說,運算思維是拆解問題的能力在各科目和生活遇到難題都可以拆解來解決,「我們要讓大家知道在真實世界裡,運算思維是怎麼使用的,讓學生可以很清楚看見企業如何把它放在工作裡面。真實世界的情境是很重要的。

而在台灣,問題就更現實了。該如何說服老師、家長共同推動一個必須跨科合作、但大學又不考的跨領域課程?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說,其實107新課綱和芬蘭教育的方向是相同的,「但我們國家對教育不夠堅定、沒有自己的觀點,以至於我們雖然理解要改變,但我們開始要工作的時候,卻拿另一把尺來校準我們自己,那把尺就是:家長要的是這個嗎?大學是拿這個來評鑑我們嗎?」她呼籲,如果真的要改變,我們必須放下一些東西,回到孩子真實的學習。

她提出了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讓每個學校彰顯自己的特色,家長因為理解這學校的理念才選擇參與進來,「而不是進來之後才開始計較你比較在意學科考試成績,還是學生的素養。

師大副教授陳佩英則點出「考招」的問題,「我們的老師和芬蘭老師一樣很棒,但他們會擔心做了課程改革之後,反而讓學生沒有達標,」她提到,這次的課綱改革與老師的目標可以結合,但支持性的系統還未完備,而我們考試帶領教學的風氣暫時無法動搖的話,考試考什麼就很重要。她以芬蘭為例,在課綱實施前社會已有長期的討論、凝聚共識,讓理想和現實、政策和實行包含在一起,而不是後來才補進來。

「民眾、老師、學生……所有人都可以學習,面對改革是每個人的責任,」陳佩英說,改革要透過各種方式讓大家共同討論,大家先能認同,一起參與進來,改革就能水到渠成。「家長也要能夠跳脫『孩子父母』的身分,從十年、二十年的未來,去看我們下一代應該要培養的能力。」

 

莊福泰回應:107課綱有許多人引領著我們向前,臺灣教育需要改變,很多人都認同,但更多人喊著不可能改變,但在最基層的現場,面對孩子,我們可以改變,就算很慢,也該跨出真實穩健的第一步。

--------------------

●影片/親子天下2016國際教育年會


:::
http%3A%2F%2Fkang.phjh.hlc.edu.tw%2Fmodules%2Ftad_book3%2Fpage.php%3Ftbdsn%3D17